一、强化事前学习宣传,筑牢监管根基
编印《机构编制工作法律法规汇编》,作为工作人员必备工具书,助力其精准掌握规章制度与业务流程,明确专人负责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深入领会政策精髓,确保工作开展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将《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相关法规融入干部常态化理论学习中,全面提升业务素养与履职能力。依托门户网站、微信工作群等渠道加大登记政策的宣传力度,帮助各事业单位业务人员熟悉业务要点和办理流程,保障登记工作高效顺畅推进。
二、优化事中工作流程,提升服务质效
始终坚持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围绕“简化环节、压缩时限、精简材料”目标,持续优化登记服务流程。依托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系统,实现事业单位的设立、变更、注销、补换证和年度报告等登记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工作原则,对各类登记业务实行“当天申报、当天审核、当天反馈”,最大限度减少事业单位跑腿次数,降低办事成本,提高办事效率。针对事业单位在办理登记业务中可能遇到的政策不清、流程不熟、操作不便等问题,通过电话解疑、微信释惑、现场处理等方式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全程跟踪办理进度,有效提升办事单位满意度。
三、深化事后监督问效,推动规范运行
坚持放管齐抓,在优化服务的同时,不断加强监督管理,规范事业单位运行,维护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严肃性。扎实做好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严格执行单位自查、主管单位核查、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部门审查三级联审制度,严审事业单位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等内容,及时发现日常登记管理工作中的“盲点”,确保年报内容真实准确、质量达标。深入开展事业单位法人“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每年按照5%的比例随机抽取事业单位,检查年报填写规范、法人事项变更、证书印章管理等情况,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并督促整改,切实推动事业单位依法履职、规范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