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乌达区委编办激活“一池水”多措并举做好人才工作

年来,乌达区委编办在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人才强区”任务目标,以增强服务意识、优化人才环境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在管理全流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将有限的编制资源最大限度用于人才工作上,为全区人才工作提供坚强的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保障。

“池”蓄水,落实人才招引编制保障政策。一是科学规划空编使用。区委编办在“控”字当先的态势下,以事业单位试点改革为契机,对职能弱化、长期闲置、效益不高的“沉睡”编制果断收回、统筹使用。每年拿出部分空编用于建立“人才编制周转池”,持续为基层一线积蓄人才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机构编制工作的“杠杆效益”。二是挖潜创新编制资源。根据全区部门职责任务将编制资源重新进行分配,适当缩减职能弱化部门的编制补充到职能增强的部门,有效盘活低效编制资源三是盘活用好编制资源。积极发挥用编进人计划的基础性、前置性作用,锚定人才招引方向,积极梳理各单位编制情况,了解掌握关键领域人才存量和急需紧缺人才情况,加大用编计划向引进高层次人才倾斜力度,确保有限的编制资源精确用在人才事业发展的“刀刃”上。

“渠”用水,优化人才招引编制审批服务。为提高人才招引工作效率,区委编办不断优化工作流程,主动开辟引才绿色通道。在机构编制法规范围内,精简优化办事程序,随到随办,一次办结,为人才工作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务。对各部门因人才引进提出的编制使用申请,直接报区委编委会审批,第一时间下达用编批复;对新聘用的高素质人才,在入编手续、实名制信息录入方面提供“一条龙”“保姆式”入编服务,保障人才工作编制需求,提升人才工作服务质量。上半年,共为173名人才办理入编手续,其中公务员(选调生)14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78人、校园招聘教师26人、医疗定向生4人、分流教师51人。

“需”供水,加大重点领域人才编制投放。一是助力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优先保障学校教师用编需求,先后2次积极向上级编制部门申请教育编制倾斜,同时调剂“周转池”编制用于事业单位招聘、人才引进对生源少、地方偏远的中学及时予以撤并,将教师分流到其他中小学校,为其他缺人缺编学校补充新的工作力量。成立副科级事业单位义务教育综合服务中心,加强编制规模,充分为教育事业保驾护航二是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全面发展。成立股级事业单位中医蒙医医院,核定事业编制和控制数编制优先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编需求,集中补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才。三是保障基层一线用编需求。镇和街道改革后,综合考虑街道管辖区域、人口规模及地理位置等因素,通过减上补下,不断为街道统筹调剂行政和事业编制,编制改革前增长32.8%。同时街道实行满编招考原则,有效破解基层一线人才匮乏问题四是加强重点领域和民生服务编制建设。根据乌达区整体发展规划,将有限的编制资源优先配置重点领和民生服务,确保部门有人可选、有编可用,为人才工作提供了编制保障。近年来加强对经济、能源、生态环境等领域用编支持力度,全力为民族、信访、行政复议、营商环境等领域做好编制后勤保障,切实服务好企业和群众助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共使用考录计划157名,其中:选调生3名,公务员参公人员)51名,事业单位公开招聘38,教育系统人才引进50名,卫健系统人才引进14名,畜牧兽医中心人才引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