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乌达区委编办四举措持续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乌海市乌达区委编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立足全区编制总量小、供需矛盾大、结构性缺编等突出问题,树立编制资源“一盘棋”思维,建立全编制资源统筹调配制度,提高使用效益,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

从总量上终贯彻编制就是法制的要求,从严从紧使用编制,细化落实控编减编措施,坚持编制使用申报制度,严格用编审核,对空编单位,严格坚持按需进人原则;对已满编或者超编单位,不再受理增人计划及进人申请,确需增加人员的,坚持先出后进,并严格按照相关工作要求办理。

从源头上统筹调配生产型用编大户编制资源,如公用事业发展中心编制数以实有占编人数核定,采取减人收编”“空一收一的方式从源头上削减编制规模,将收回的空编由编委统筹调配,专项用于保障全区重点领域、民生服务和基层一线用编急需。按照自治区关于持续深化行政执法改革,压减综合行政执法编制规模的决策部署,总量只减不增,确保控制在编制总量3.5%以下的要求,我区全面开展综合行政执法编制、现有人员的调查摸底和清理规范,已核减26名执法队伍编制,并将核减的编制补充至部门所属其他事业单位。

从改革上以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加大机构撤并调整力度,撤销反邪教协会办公室、库区移民安置服务中心、殡葬管理所等7家职能消失、运转低效的事业单位,整合环境卫生管理局、市政管理所、党政接待办公室等25家职责交叉重复、小、散、弱的事业单位,改革后共精简收回事业编制80名。

从整体上全区行政和事业单位空编集中统一管理建立编制周转池,从源头上为编制统筹留出空间,保障乌达区各项事业长久发展需要一是助力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优先保障学校教师用编需求,充分利用事业单位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补充优秀人才,根据编制需求先后2次向上级编制部门积极申请教育编制缓解周转压力。对生源少、地方偏远的中学及时予以撤并,将教师分流到其他中小学校,为其他缺人缺编学校补充新的工作力量。成立副科级事业单位,加强编制规模,充分为教育事业保驾护航二是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全面发展为健全中医蒙医医疗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就医需求,成立股级事业单位中医蒙医医院,核定6名事业编制和20名控制数编制。三是保障基层一线用编需求。镇和街道改革后,综合考虑街道管辖区域、人口规模及地理位置等因素,统筹合理配置编制资源。通过减上补下,不断为街道统筹调剂行政和事业编制,编制改革前增长32.8%。四是加强重点领域和民生服务编制建设。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主动作为,推动编制资源向重点领域和民生服务单位倾斜。根据乌达区整体发展规划,加强对经济、能源、生态环境等领域用编支持力度,助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保障民生领域用编需求,全力为民族、信访、行政复议、营商环境等领域做好编制后勤保障,切实服务好企业和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