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达区委编办立足部门职能定位,聚焦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在服务企业、服务社会、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保障作用,为乌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机构编制体制机制保障。
一是强化思想意识,开拓眼界视野。通过召开每周例会、三会一课、党日活动等方式,深入学习《中国改革报》和学习强国等各类优化营商环境文章报道,以“直面矛盾不回避,解决问题不敷衍”的态度,面对面交流碰撞,领导干部带头讨论、带头反思、带头提升,使每名编办工作人员充分认清优化营商环境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切实提高优化营商环境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二是聚焦机构设置,优化布局结构。结合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整合优化事业单位布局,配强涉及营商环境工作部门的辅助性事业单位,盘活用好机构编制资源,精准发力,有效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为创新营商环境体制机制提供保障。
三是聚焦人才引进,提升带动作用。机构编制方面,利用好周转编制,帮助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落实编制保障,优化人才发展生态,集聚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高层次人才机动编制“蓄水池”。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式,实现编制资源集约化管理,有效破解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难题,充分发挥人才在提升营商环境中的带动作用。
四是完善体系建设,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厘清各部门职能边界,聚焦机构设置,完善招商服务体系。同时加大督查跟踪问效力度。结合事业单位改革,组建相关事业单位并明确营商服务职责,通过座谈、问卷调查、走访企业和群众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满意度等方式对优化营商环境涉及的工作事项快速反应,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打造分工合理、上下联动的服务体系,精准发力服务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