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乌海市海南区委编办“三维聚力” 实行空编全域统筹管理

海南区委编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力破解我区编制资源结构性短缺、“空编不用”和“无编可用”等矛盾,积极建立灵活高效的编制动态管理机制,从“盘活存量、规范用编、部门联动”三个维度,实行统筹全区空余编制资源周转循环使用,提高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严控总量、盘活存量,激活编制资源一池春水。破解部门(单位)编制一核定终身问题,制定《海南区关于建立可用空编全域统筹的实施方案》,将全区可用空编集中由区委编委统筹按需使用,在全区编制体量整体偏少的情况下,积极促进编制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持续挖掘编制资源潜力,通过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分析情况,结合各单位职数配置情况,挖掘可用空编进行统筹管理;同时逐年测算评估未来三年退休减员情况,对因机构改革、人员商调或退休等因素产生的可用空编,根据产生时段,分批次纳入空编统筹周转池,确保统筹空编持续接力。坚持‌刚性保障与弹性调配相结合,在‌保留各单位基本运转编制数后,将统筹空编合理进行调剂,研究制定编制分配方案,目前全区可用空编统筹收回2批次,分配调剂使用1批次,实现对编制资源的全域统筹管理和编制优化使用。

服务中心、规范用编,强化重点领域编制保障。着力保障中心重点急需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区统筹与重点倾斜相结合,将编制资源向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重点经济、民生等领域倾斜,制定空编统筹调剂计划21名,充分发挥统筹编制机动性、阶段性平衡资源配置作用。机构编制资源向基层倾斜,“保重点、补短板、促均衡”原则,在开展公开招聘及人才引进工作时,结合全区编制总量和该单位现有人员编制配置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聚焦基层人员短缺等问题,加强基层编制资源保障和人员力量配备。优化教育系统编制管理,探索缺编即补有编就补的工作做法,除足额保量核定各中小学编制总量外,预留编制建立教职工专项编制“周转池”,根据相关学校实际需求进行定向定量投放,总体上实行动态管理、统筹调剂、循环使用,有效解决部分学校教师学科结构不均衡、编制配备不协调、引进人才不能及时入编等情况

动态管理、部门联动,推动编制效能释放增效。建立空编集中管理台账,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健身与瘦身相结合,对使用周转池编制的单位实行动态管理,严格“专编专用”“人编对应”,准确记录相关单位使用空编数量、时间等情况,对周转使用的编制实行单列管理。健全动态调整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数据支撑、分析研判、科学决策作用,及时掌握全区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变化情况,提前分析研判,使用周转编制引进人员的各部门单位,待本单位产生空编后及时收回所借周转编制,建立周转编制良性循环动态调整使用机制。完善多方协同联动机制,加强组织、机构编制、人社等部门协同联动,实现空编集中管理、动态调整、合理分配、循环使用,管住管好用活编制资源,确保空编统筹机制科学合理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