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放管服六个领域

   

放管服,就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放”中央政府下放行政权,减少法律法规没有法律依据和法律授权的行政权;厘清多个部门重复管理的行政权。“管”政府部门要创新和加强监管职能,利用新技术新体制加强监管体制创新。“服”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将市场的是推向市场来决定,减少对市场主体过多的行政审批等行为,降低市场主体的市场运行的行政成本,促进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放管服基本含义

2015512日,李克强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首次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总的要求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即‘放、管、服’三管齐下”。

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201659日)李克强

在全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李克强(201761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务院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的通知  国办发【201529  确定六个专题改革小组。

国务院关于印发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  国发〔20163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1757    

一、行政审批改革领域 (国务院审改办牵头)

清理、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事,规范行政审批行为,防止和纠正变相审批,约束自由裁量权,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对确需下放给基层的审批事项,要在人才、经费、技术、装备等方面予以保障,确保基层接得住、管得好。对相同、相近或相关联的审批事项,要一并取消或下放,提高放权的协同性、联动性。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统一审批标准,简化审批手续,规范审批流程。

二、投资审批改革领域(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

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减少投资项目前置审批和规范前置中介服务,推进并联审批,积极探索投资项目清单管理模式,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加强监管,保留的投资项目审批事项要全部纳入全国统一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行“一站式”网上审批,大幅缩短审批流程和审批时间,推进投资审批提速。

三、职业资格改革领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

全面清理名目繁多的各种行业准入证、上岗证等,不合理的要坚决取消或整合。建立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管理制度,清单之外一律不得开展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工作,清单之内除准入类职业资格外一律不得与就业创业挂钩。严肃查处职业资格“挂证”、“助考”等行为,严格落实考培分离。(例:会计从业资格证、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国务院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35号、68)文件

四、商事制度改革领域(工商总局牵头)

全面实施企业“三证合一”的基础上,整合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实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降低创业准入的制度成本。扩大“三证合一”覆盖面,推进整合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实现只需填写“一张表”、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即可办理工商及税务登记。加快推进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名称登记、放宽住所条件、简易注销登记等改革试点。加快推行电子营业执照。抓好“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切实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证,解决企业“准入不准营”的问题,尽快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五证合一”及“一照一码”,即营业执照的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证号、税务登记证号、统计证号及社保登记证号统一为一个登记码,标注在营业执照上。

 国务院常务会议20151216日审议通过了《关于上海市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决定在上海浦东新区率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证照分离”原先要开办一家公司,首先要取得主管部门的经营许可证,才能到工商部门申办营业执照。上海自贸区建立和扩区以来,率先开展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现了市场准入领域的先照后证,也就是只要到工商部门领取一个营业执照,就可以从事一般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需要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再到相关审批部门 办理许可手续。

五、收费清理改革领域(财政部牵头)

全面清理和整合规范各类认证、评估、检查、检测等中介服务,有效解决评审评估事项多、耗时长、费用高等问题。重点整治各种涉企乱收费,清理取消不合法不合理收费项目,实行收费目录清单,完善涉企收费监督检查制度,强化举报、查处和问责机制。组织对涉企收费专项监督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六、教科文卫体改革领域(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卫生计生委、体育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实施,国务院牵头,

协调推动教科文卫体领域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措施,研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措施,按照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研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措施。